三方面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,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。这是历年政府报告中首提“一体化算力体系”,受到了广泛关注。
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已成为核心生产力,直接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,决定社会智能的发展高度,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算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。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接受《通信产业报》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,我国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,以网强算发展算力网络,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,对推动数字中国跨越式发展,实现我国从算力大国迈向算力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段晓东认为,这有助于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深化落实,实现我国算力高质量发展;有助于发挥我国体制优势,提升科技创新水平,抢占全球科技竞争高地;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发展新格局。
段晓东指出,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”是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升级演进,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内容。
一是通算、智算、超算的一体化布局。建设涵盖通用计算、智能计算、超级计算的融合算力中心,提升智能算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适配水平;制定算力并网标准,建设融合通智超异构计算资源的算力服务平台。
二是东中西部算力的一体化协同。包括算网协同编排调度、算力池化和应用跨架构部署、SRv6、400G/800G、全光网络等先进技术的部署应用,提升网络传输性能;建立跨区域算力资源调度机制,以及统一度量、统一计费、统一交易、统一结算的标准体系和算网协同运营机制;采用弹性带宽、任务式服务、数据快递等创新模式,降低单用户国家枢纽节点间网络使用成本。
三是算力与数据、算法的一体化应用。实现大模型创新算法的应用,降低大模型计算的算力消耗水平;构建可信计算网络环境,推进行业数据要素可信有序流通,深化数据流通体系与算力支撑体系协同运行。
四是算力与绿色电力的一体化融合。采用液冷等先进散热技术,探索算力电力协同、碳汇互认结算技术及机制,并开展试点验证。
五是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的一体化推进。构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措施,形成一体化的安全保障服务能力;建立健全算力网安全防护机制和全栈防护体系,推进算网安全新技术迭代和应用。
段晓东表示,中国移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和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要求,已初步建成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全国性算力网络,并且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构建、算网应用赋能和技术创新引领三条主线,持续推动算力网络创新发展。
在基础设施构建方面,形成了“4+N+31+X”的数据中心布局,覆盖“东数西算”全部核心枢纽,算力总规模超11 EFLOPS,启动建设运营商规模最大的超E级单体智算中心,打造全国20毫秒,省域5毫秒,地市1毫秒的三级时延圈网络,通过“百川”算力并网平台广泛汇聚社会通、智、超、量子算力1.9 EFLOPS。
在算网应用赋能方面,将移动云作为算力服务的重要形态,深化东数西存、东数西训等创新应用,推出超200款自有云服务产品,打造321终端算力产品体系;构建“天穹”算网大脑,融合2100余种能力,日调度资源超千万次;创新推出东视西渲、数据快递、中训边推等任务式服务,开创算网服务新模式。
在创新技术引领方面,构建算力网络核心技术体系,全面布局32大关键技术,开创算力原生、算力路由、全调度以太网等重大原创技术方向,牵头120余项国内外标准。构建全国性算力网络科学装置,汇聚超30家合作伙伴,验证发布40余项创新案例,并与中国算力网、信息高铁实现互通,加速促进算力网络技术与产业成熟。
为充分把握算力网络科技引领新机遇,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调度体系,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,段晓东提出了三点建议。
首先要统筹谋划,做好基础设施协同规划。联合多方主体明确总体架构和实施路径,融合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种要素,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,形成新型信息服务基础设施。完善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,打破数据流通行业和区域壁垒,构建算力网络共同体,实现全社会算力的高质量集约化发展。
其次要强化技术攻关,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。在硬件层面,通过芯片的先进封装、高带宽内存等技术提高单节点算力能力,同时通过以网强算发挥算力集群的联动效应,构建更大规模算力集群,缓解“卡脖子”风险。在软件层面,适度放宽对使用国产软件产品企业的考核要求,设立容错机制,加大国产化软件在民生领域的推广和应用,以用促研,拉动相关产品性能提升。
最后要加强产业协同,培育壮大算力网络产业链新格局。鼓励引导产业制造方和需求方产生双向联动实现供需对接,提高全局产能预设能力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、产供销有效的衔接。优化算力网络产业布局,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领军企业的“链长”带动作用,推动产业链本土化、供应链多元化,实现协同发展。
指导:辛文;采写:高超;编辑、校对:高超
转载:本文转载自《通信产业报》
往期精彩